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經濟101】量化寬鬆

量化寬鬆,錢從天而降

當經濟衰退的時候,都會聽到國家宣佈「量化寬鬆」政策。坊間很多時候都是用「印銀紙」來形容,但其實是怎樣印出來的?

以美國為例,當實行量化寬鬆時,聯儲局FED就會大量購買由銀行出售的美國國債、公司債券,這個動作讓資金流到銀行。當銀行資金充裕時,加上伴隨的低息政策,個人或企業就能夠以低成本向銀行借貸,用來進行消費、營運生意和投資等等。因巿場上流動資金的增加而刺激了經濟活動,挽救衰退中的經濟。

雖然實施量化寬鬆能夠挽救衰退中的經濟,但因為「印銀紙」使巿場資金增加,間接令到資產價格上升而造成通膨脹。另外因為借貸很多時都是偏向公司或有錢人,所以他們能夠借錢來購買更加多的資產,進一步拉開了窮人和富人的距離。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斷捨離】雜物隔開了自己和應該過的生活

雜物隔開了自己和應該過的生活

雜物就是我們不喜愛亦沒有用處的物件,它們不單止佔據著我們的空間,也同時佔據著我們的心靈。首先雜物不會使我們感到開心,而且當雜物多起來時,更加會形成混亂和壓力。它們使我們無法集中精力,無法專注於重要的事情,阻礙我們擁有一個簡單、有意義的生活。

這個物品對我來說重要嗎?
可以想一想它是否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目標,如果不是的話,可以考慮將其捐贈、賣掉或丟棄。

這個物品是過去的回憶?
如果這個回憶暫時仍很重要,可以選擇保留這個物品。但如果它佔據空間並慢慢變成一種壓力,就應該學習放手,讓自己有更多的空間和自由。

「少一點雜物,慢慢走進理想中的生活。」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生活閒談】不停滑手機

不停滑手機

剛拿起手機時只是想檢查一下有沒有信息需要回覆,誰知回過頭來發覺已經看了幾段YouTube、幾篇文章、數十個IG帖子。而時間就這樣過了一個小時甚至是一個週末的早上,原先安排好的計劃也被打亂了。

毫無疑問手機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身體的一部分也不為過),是必需品但又很容易使用得過量。當中手機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睡眠質量下降。而手機的碎片化資訊會讓人難以集中注意力,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整個人可能變得急進和短視,亦會影響執行長期目標的能力。

那如何改善手機使用呢?

  1. 工作時,把手機反轉放下,這樣就能減少了被彈出的信息吸引了眼球。
  2. 利用蕃茄時鐘,在完成一段固定的時間後再查看手機,將其當作獎勵。
  3. 將手機放到遠一點,進行其他活動,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整個晚上都沒有用手機。
  4. 在使用手機時,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當時拿起手機的原因,是出於有目的地查看資訊,還是無目的地滑動。

當改善了手機使用的習慣,整個人也會隨之產生改變。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經濟101】利率政策

宣佈利率政策

平時都會聽到媒體報導加息或減息,由2008年金融海嘯到2020年,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但近來因美國不斷地加息來壓抑高通賬,大家都從不同層面感受到利率政策對生活的影響。

銀行定期
由以往近乎沒有利息(1萬元一年定期,只有1元利息),到現在4%-5%。因為定期基本上是沒有風險,所以很多人都會把部分現金做定期以收取利息。

貸款供樓
加息令到房屋按息率和最優惠利率都增加,所以每個月的供款不斷上升。如果沒有加薪或額外收入,生活上就會少了錢可以使用。

私人貸款
加息後,私人貸款的成本都高了,要做套息動作比低息時候難多了。大叔記得以前低息環境下無低押貸款,月平息可以做到0.08% - 0.12%,但而家未必可以做到(如果貸款金額較大應還有可能)

投資選擇
債券或收息股因為加息而變得沒以前吸引,資金流向風險較低但回報差不多的投資標的,所以債券和收息股價格不斷地下跌,情況應持續到停止加息甚至開始減息。

日常生活
今次加息,有些人因為供樓而需要減少其他開支;有些人選擇做定期希望可以收息多些被動收入;有些人因為貸款成本增加而延遲擴充業務。我們未必完全明白利率政策的決定和最終影響,但我們在生活中總會因為加息或減息而有相對應的行動,和我們仍是息息相關的。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百萬資產大道】2023年11月30日

百萬資產大道 2023年11月30日

大叔而家有的流動資產主要是現金和股票,而短期負債是信用卡和短期貸款。
截至11月30日,大叔的淨資產 = HK$82,881.08 (和上個月比🔼HK$3,333.82🤗)

過去一個月,又有很多額外支出😶…

Arlo 攝影機HK$1,720
買來監視BB在房內睡覺情況
   Arlo Pro 5


正負零吸塵機HK$1,750
因為舊的那部跌了數次,
開關制附近裂開了
   


線上課程HK$1,000
購買了一位喜觀的youtuber的高效習慣
的線上課程,希望可以學習養成習慣
   


交稅HK$2,700
每年少不勉的開支,但來年多了
BB的勉稅額,應可以省回不少
   


雖然支出多了,但今個月的淨資產
出奇地比上個月有所增長…


醫療開支減少HK$1700
(今個月以物理治療為主)
   


股票組合價值增加HK$8,800
(雖然恒生指數很不濟,但大叔組合在11月都
升了一些,所以賬面上低消額外的外支)
   


12月是聖誕節和準備迎接新一年,是個總會
花錢的月份,希望大叔可以盡力控制啦。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工作閒談】腳停第二收入停

腳停第二收入停

大叔做了外賣步兵都有2年以上,一來可以當做運動,二來只需在家附近走來走去就有收入,感覺不錯,慢慢成為了大叔第二個收入。但自從因跑步弄傷左腳後,已經有大半年沒有再做外賣步兵了,第二收入突然跌到零😢。

年青的時候,不容易體會到因身體狀況而影響工作表現。但到了大叔的年紀,因腳痛而影響收入,幸好未影響到正職。而這次腳痛都提醒了大叔,主動收入確實需要身體狀況配合,如果體力或精神未如理想時,有些工作就不能再得心應手,甚至打亂了人生計劃。

大叔認為現今世代是需要建立多元收入,但當有多種收入就要檢視一下「如果身體出現或大或小的問題時,建立好的多元收入還會剩下多少個有收入呢?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經濟101】貨幣政策

聯儲局主席

每當經濟出現不尋常的情況,例如通賬過高、經濟下滑,政府都會先用貨幣政策嘗試調控。而貨幣政策包括利率調整增減貨幣供應量,通過這些政策可以使熱烈的市場降溫,或者刺激經濟,最終目的是實現市場的穩定發展。

利率調整
調高利率時,借貸成本就會提高,變相借錢的人和公司少了。儲蓄和存款的利率提高也會吸引資金流入銀行,以獲取相對無風險的利息。近期美國不斷加息的做法就是用來抑制高通脹情況。
相反地,降低利率可以降低借貸的成本,借錢的人和公司都多了。而儲蓄和存款的利率降低會促使資金從銀行流向股市或其他投資工具,以追求更好的回報,甚至是用來消費。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增加,加速經濟活動。

貨幣供應量
其中一種可以影響貨幣供應量就是購買或出售國債。當中央銀行購買國債時,向市場注入資金,增加貨幣供應量。相反,當中央銀行出售國債時,就會從市場上抽走資金,減少貨幣供應量。
調整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亦可以調整貨幣的供應量,當調低存款準備金即代表銀行可以將更大比例的存款借貸出去,從而增加市場上的資金。相反,調高存款準備金以抽走巿場資金,從而減慢經濟活動的速度。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斷捨離】尋找東西的時間

一個人在屋內尋找東西

人生總會試過用了大半天時間尋找一件物件,通常都覺得是見過的,但找來找去卻找不到。。。到最後不但找不到,甚至需要用錢買同一件物件去應付當下的需要。

大叔覺得要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是十分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但卻可以先從斷捨離開始,將家裏不再需要的物件移走,直到每樣留下來的都是喜愛和有用。往後如要尋找物件的話,相信都會比以前容易。另外,大叔非常同意物歸原處,意思是物件使用後要即時放回原先擺放的位置。就算覺得遲一些會再需要用的物件,都應先放回原位。這個習慣可能會用多了時間,但長遠就會對每件物都有該存在的位置,每到需要時就比較容易找到。

尋找東西不但用了時間,找得久了甚至會影響情緒,壞處比想像中更多。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生活閒談】過去的日子成為現在的你,但不會是將來的你。

過去的日子成為現在的你,但不會是將來的你。

大叔還讀中學的時候,因為參加了很多課外活動,同時亦是越野長跑隊的成員,也有負責帶Camp,所以大叔在當時都算比較活躍,得到很多好評和稱讚。因為那段時間需不斷練習跑步、帶Camp,整個人都有一定的自信和能力。

到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工作後,大叔除了工作和吃喝玩樂外,都沒有計劃工餘要做什麼。後來發現自己再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可以和別人分享,生活變成倒模式進行。當來來去去講的都是中學多姿多采的生活,自己的成就(成長)只是停留在那個階段,沒有再前進。

要嘗試接觸多點新事物、主動學習、閱讀,都能不斷擴闊自己視野。例如大叔這個IG開了約半年,期間大叔不斷學習不斷出Post,所以這個IG對大叔來說都是一個小小的成就。

過去的經歷成為現在的你,而現在的努力卻造就將來的你。

2023年11月6日 星期一

【經濟101】FED美聯儲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美國加息0.25%、0.5%、預期美國將會開始減息、美國正計劃縮表。。。很多時候財經新聞都會報導FED的行動,全球國家都因為FED的行動而作出回應。

FED(Federal Reserve System) =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 美聯儲

而FED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主要功能包括

  1. 制定貨幣政策(加息、減息)
  2. 監管金融機構(例如機構在緊急情況下要籌集資金時,可以變現其投資組合的能力)
  3. 金融體系穩定(例如過去10多年的量化寬鬆,即印銀紙,避開了經濟大蕭條)
  4. 研究和分析(研究經濟問題,指導國家貨幣政策,監督地區聯邦儲備銀行)

當美國在世界的地位維持不變時,FED仍然是全球經濟重要指標之一,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實體經濟和投資巿場。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百萬資產大道】2023年10月31日

百萬資產大道

大叔而家有的流動資產主要是現金和股票,而短期負債是信用卡同短期貸款。

10月31日大叔的淨資產 = HK$79,547.27 (和上個月比🔻HK$7,115.25😥)

找出主要原因🧐
🔽投資組合減值約6千2百
🔼Crypto增值約1千2百
🔽醫療費用增加1千6百

11月展望🔭
🔹醫療費預計2千左右
🔹特別開支預計500-1000

淨資產繼續下跌,主要原因是股巿持續向下,股票組合不斷創新低😭。
因腳傷需要做物理治療,每次$400,整個10月已經做了6次共$2400,加上照X-Ray要$800,總共$3200,幸好公司醫保可以做到8成左右。身體有事的話,錢真的如流水不斷流出。大家都要注意身體健康,可以的話買份醫保都十分緊要。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經濟101】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貨幣在國內流通,但如果國與國之間要做生意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非本國的貨幣。例如台灣需要購買英國的產品時,台灣不能直接用台幣來購買,而要用到共通的幣貨作交易。結果好多國家都會擁有美元或其他貨幣資產,而這類貨幣資產就是該國的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多與少並不能切實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例如美元是世界流通的貨幣,所以美國並不需要太多的外匯儲備。相反香港,因為港元並不是世界的流通貨幣,所以就需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

另外,外匯儲備亦有其他作用
1️⃣當匯率出現波動時,政府可以使用外匯儲備穏定匯率
2️⃣當匯率降低時,中央可以賣出外幣而買入本幣,以增加本幣需要,避免匯率進一步下跌

P.S. 當年泰國因為外匯不足,被機購投資者狙擊,最終令到泰銖嚴重貶值,繼而引發起亞洲金融風暴😱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生活閒談】用錢買時間,但買回來的時間又做了什麼?

用錢買時間

現在有2個情況,大家覺得哪個情況是時常聽到的「用錢買時間」🤔?

Case 1:為了完善第二天的Presentation,所以前一天努力加班到深夜。而睡覺前決定多睡半小時,到出門時再坐Uber回公司。
Case 2:早上起床時發現遲了半小時,但因為公司不能遲到,所以出門時選擇坐Uber回公司。

大叔覺得這2個情況都是「用錢買時間」,但背後所帶出來的想法可能有不同。

第一個情況,因為預計睡眠不足可能會影響到Presentation,所以決定乘坐Uber來省回半小時,而這半小時就用來補眠。這額外的使費所換來的時間,是為了Presentation有更好的預備。

第二個情況,因為不自願的遲了半小時起床,所以只有乘坐Uber而避免遲到。這額外的使費所換來的時間,只是用來補回遲起床的半小時。

在生活當中有很多「用錢買時間」的選擇,但省回來的時間又是否值得用錢回來?會否只是偷懶的藉口?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時間管理】物質並不能帶來樂趣

物質不能帶來樂趣

大叔小時候幸運地曾擁有很多玩具🧸,例如模型高達、模型車、鐵甲人、Lego等等。擁有當下當然很開心😊,但大叔再回想時,最開心的時刻並不是因為擁有很多玩具🤔。。。

家中雖然放了很多玩具,但大叔並不經常拿出來玩,而且對每件玩具好像只有三分鐘熱度。所以有段時間是不斷購買,到手時很開心,但很快就放在一邊,浪費了家人很多錢🤡。

然而大叔當時玩得最多的反而是Lego,一開始時照著說明書📔砌出指定物件,開心一次。後來將幾盒一齊玩,嘗試砌些自己想像💭出來的物件,例如坦克車、機械人、甚至是特定場景(當然很多時候其他人未必看得出是什麼)。在每一次由決定砌什麼物件,再思考怎樣應用Lego組件去砌,不論砌出來是否相似,過程都已經很有樂趣和滿足感

擁有很多東西未必能帶來樂趣,但如能學習和投入過程當中,或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滿足感。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經濟101】存款準備金

一位員工展示一堆紙幣

存款準備金是指根據監管機構的要求,銀行需要保留在自己的帳戶上的一定金額。中央銀行通常會設定存款準備金比例,而銀行需要保留一定百分比的存款。例如,如果存款準備金比例為10%,銀行在收到100萬美元的存款後,需要保留10萬美元作為存款準備金。

制定存款準備金主要目的是確保銀行在客戶提出提款需求時,有足夠的現金備用。這有助於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流動性,以應對可能的金融市場壓力或提款風潮。同時,存款準備金也被用於調節貨幣供應量和通脹壓力,以幫助維護經濟的穩定運行,例如調低存款準備金比例會釋放更多資金在巿場中,相反調高的話就需要在巿場中抽走資金。

所以,調控存款準備金比例是用來穩定金融體系的其中一個方法,確保在需要時有足夠的現金備用。

P.S.
假如存款準備金比例是1%,即客人A放了100元入銀行,銀行只需保留1元作準備金,而餘下99元可以貸款給客人B。當客人B將借來的99元放入銀行,銀行又只需保留0.99元作準備金,餘下的98.01可以貨款給客人C,如此類推。如果存款準備金比例太低的話,很多客人突然需要同時提款,銀行當下未必有足夠現金,就會引發擠提,銀行甚至會因此倒閉。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斷捨離】釋放空間

一個房裏有很多物件

自從學習斷捨離後,大叔都會在意物件所佔用的空間,期望空間用得其所,更期望能實行簡約風格🌿。家裏會將不適合的物件盡量處理(賣掉、捐贈、丟棄),地下除了應放的物件例如梳化、餐桌、椅子、BB椅👶、木櫃,盡量不放其他不該存在的物件例如紙盒、書本或其他雜物。

因工作需要支援同事的電腦問題,所以大叔定時要走到他們的工作位置。有些同事的位置是整齊和簡潔(即不多物件)、有些是整齊但不簡潔、有些是不整齊但簡潔、最後就是不整齊又不簡潔。大叔當然最不喜歡「不整齊又不簡潔」,其實亦都不喜歡「整齊但不簡潔」,因為這些位置不但桌上推滿物件,甚至桌子下也放了大堆物件、甚至是一個大箱🤯。。。坐下時雙腳基本上不能向前或左右移動😵,如果要移走他們的電腦做維修會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儘管這樣,但感覺同事完全習慣這種空間,甚至會繼續加添新的物品。

努力將物件放回合適的地方,釋放多點空間,生活或工作時也會舒服些,也省卻了移動物件的時間。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時間管理】花一點時間換來更多時間

花一點時間換來更多時間

大叔正職主要是IT Support,每天都需要檢查系統和服務是否運作正常,包括伺服器狀況、服務儲存還有多少空間、Schedule Job是否正常完成。雖然每樣檢查都不需花很多時間(3-5分鐘),但每天都要檢查,加起來都佔用了不少時間。

例如前陣子每天都要登入4個OneDrive戶口檢查還有多少空間,以便決定是否需要清除舊有檔案,每次檢查大約用了10-15分鐘。久而久之,大叔覺得需要寫個程式去自動檢查戶口空間剩除狀況,當有問題時就自動發出電郵提示。雖然用了大約2-3天寫好個程式,但換來的就是省回每天檢查的時間和精神,就算沒有上班的日子仍然會自動運作

有些事每天都需要做,而佔用的時間雖然不多,但可以想一想怎樣自動化整個工序,讓自己輕省些。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經濟101】貿易逆差

一個運輸巷口

貿易逆差(TradeDeficit)是指一個國家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最終造成資金流出,亦會令到外匯減少。這通常被視為一個國家的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在削弱中。(進口總額 > 出口總額)

當本國購買外國的貨物時,1️⃣因要對換外國的貨幣作交易,就會令到本國貨幣貶值。2️⃣如直接用外國的貨幣做交易(例如美元),就會令到外匯儲備下降。

雖然貿易逆差看似不應發生,但當國家例如要投資科技時,都需要購買其他國家的硬件或技術,如晶片、光刻機,這段時期很多時就要不斷進口。(當然如果是長期貿易逆差就不是一件好事。)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斷捨離】分類整理

在圖中有很多不同的物件

大叔每次進行斷捨離時,都會先將物件分類,後再處理。
確定要捨棄的:「賣掉」、「捐贈」、「丟棄」
未能捨棄的:「保留」、「暫存」

面對可以捨棄的物件,大叔會將某些合適的物品捐贈到慈善機構(例如衣服👕、公仔🎎)。其他的就先放上二手拍賣網看看能否賣出💰,過了一段時間後(例如2個星期)還未能賣出的物件,就會直接丟棄🚮。大叔每次見到不再留戀的物件被捐出、賣出、或丟棄時,感覺是很爽的!

到處理未能捨棄的物件時,如果對物件是心動的♥或認為是有需要的,就會保留下來繼續使用。最後剩下就是沒有感覺,但捨棄又太可惜的物件了🤔。大叔會把它們歸類為「暫存」,如果在指定時間內沒有再使用過的話,就會放到「賣掉」、「捐贈」、「丟棄」中。

開始進行時,最大的阻力往往就是自己😫,原因可能是懶惰,更大可能是不想面對。但如能持之以恆,將物件一件一件地分類處理,看到空間慢慢地改善時,自己也會跟著有改變的😎。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生活閒談】先做對的事,再把事情做對

先做對的事,再把事情做對

當打開Notion或Google Calendar時,總會有很多待辦事項。而當完成一件事再打個✅時,確實很有成功感,同時亦有一種推動力。我們亦會想辦法將事情做得更好更完整。但如果這個待辦事項在自己的目標裏完全沒有關係,又應怎樣?

例如在一份薪金很低的公司工作,雖然把工作中每一樣事都做得很好,但當下應該做的應是提升自己的技能,從而提高薪金。

這個道理看似簡單,卻不是容易執行,因為需要定期檢討和思考,有時甚至要走出安舒區。當做的事情是對的,才能夠向著目標前進,然後把要做的事情做對。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百萬資產大道】2023年9月30日

一對夫婦遙遠望著一座雪山

大叔而家有既流動資產主要係現金同股票,而短期負債就係信用卡同短期貸款。
係9月30日大叔既淨資產 = HK$86,662.51 (和上個月比🔻10,923.57😩)

找出主要原因🧐
🔸投資組合減值約4千
🔸Crypto減值約1千6百
🔸醫療費用2千8百
🔸飲食開支增加2千5百

10月展望🔭
🔹醫療費預計3千左右
🔹BB和其他開支多1千

(看到近幾個月的淨資產不停下跌真的不是味兒😕,唯有繼續忍耐、好好控制開支。)

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生活閒談】怎樣重燃動力

一位女子從tasklist的簡單item中重拾動力

生活中總會有無心情無動力的時候😕,這是正常不過的事。但當無動力的情況持續很久時,不但對自己不好,也會影響到身邊的人。所以當大叔感到無法啟動的時候,都會用以下方法幫助自己重新燃起動力🙌。

首先,大叔會從Task List或Todo List中找出最簡單的工作。挑選一項不需要太多思考或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任務⚒,這樣可以讓大叔輕鬆地開始😄。這個小小的起點可以打破無動力的循環,大叔可以進入工作狀態💪。

當完成這項工作後,大叔就給這個工作打"tick"。先不要少看這個動作,這個動作不但會帶來滿足感,讓大叔感受到已經做了一些實際的進展,而且這種滿足感可以激勵我們繼續前進🏃‍♂️,逐漸恢復動力。

在生活中重燃動力需要一些努力和耐心,但透過找到簡單的起點,改善心情以及給予自己時間和寬容,我們可以逐漸重獲動力的😎。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生活閒談】怎樣才有樂趣?

怎樣才有樂趣

你是怎樣經驗到「樂趣」?

  • 在家中看電視?
  • 參與一場旗鼓相當的比賽?
  • 挑戰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畫畫、彈吉他)?

在競爭比賽當中,期望獲取勝利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如果大家勢均力敵時,當參與者越投入,他們慢慢可能因為樂在其中而開始忘記「勝負」。而當下他們只想繼續去比賽,很多時在這個狀態中技術也會得以提升。

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或興趣時,不其然都想知道更多和學習更多。例如學吉他時會選難度高一些的曲目去挑戰;跑步時期望比上次跑快一點跑長一點。 因為難度高了,不能有任何雜念,要全程投入才有機會成功。

另外如果覺得無聊時,可以試找些挑戰並從中得到樂趣。 例如大叔近來買了「扭計骰」,開始時學習怎樣完成6面同色都已經很有趣。完成後下一步就是記住這些步驟,記好後就開始計時,4分鐘內、3分鐘內、2分鐘內。。。

學習怎樣令事情變得有趣,讓自己樂在其中。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經濟101】貿易順差

a harbor and a ship is ready for departing

貿易順差(Trade Surplus)是指一個國家在貿易中,貨物賣給其他國家得到的資金多於購買外國貨物的資金,最終有資金流入而增加外匯。這通常被視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優勢,因為它意味著該國在國際貿易中具有競爭力💪。(出口總額 > 進口總額)

當外國購買本國的貨物時,1️⃣因要對換本國的貨幣作交易,就會令到本國貨幣升值,同時又會增加外匯儲備。2️⃣就算直接用外國的貨幣做交易(例如美元),同樣會令到外匯儲備上升。

貿易順差看似很好,但過高的話,就反映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太依賴外部需求,容易受外部因素影響,會令到外滙儲備膨脹、自己國家貨幣升值太快、加速通貨膨脹(因為錢流入多了)😲。而且太依賴其中一個國家的巿場,就更有機會受制於該國的貿易政策🥴。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投資基本功】龐氏騙局

a man is sitting and there are many banknotes on the table

近來鬧得熱烘烘的JPEX騙案,涉款超過12 億元😲,是一個不少的數目。大叔幾個月前亦在港鐵站看過JPEX鋪天蓋地的廣告,當時感覺很有說服力,亦似是日本的交易所(但原來不是)。而且以「高回報,風險低」作宣傳,買入虛擬貨幣賺取超高利息回報(超過20%),真的很吸引🤤,最終原來是一個投資陷阱😫。

很大機會JPEX是用「龐氏騙局」的手法,用後期投資者的資金向早期投資者支付利息,再用盡方法吸引新的投資者讓騙局能夠繼續運作。而龐氏騙局基本上會有以下元素

1️⃣ 投資項目
2️⃣ 聲稱低風險、高利息回報
3️⃣ 越來越多投資人參與
4️⃣ 大規模廣告,給人一種很有規模和安全的形象
5️⃣ 用代言人來增加公信力

整個騙局會一直進行,直到有人開始懷疑投資項目,然後再沒有新投資者的資金流入而爆破。

當有一種投資項目給人感覺「太好太吸引」時,就要特別小心,因為這麼吸引的投資項目為何會讓大眾能夠參與?難道真的是「本人賺夠了,給些機會其他人賺吧。」🤔

P.S. 有時間可以睇下以下連結
JPEX事件懶人包
連定存都可以騙到80億美元!僅次於馬多夫的龐氏騙局之王!史丹佛金融集團詐騙案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百萬資產大道】只要目標正確,遲了完成也是很厲害

只要目標正確,遲了完成也是很厲害

大叔讀中學時是長跑隊的成員,每次在比賽或練習時,總期望能成為最快到終點的那位。隊中有幾位資質比大叔更好的隊員,所以在當時的練習很難跑到第一,比賽時就更加做不到,間唔中也有灰心的時候。畢業後都少再參與長跑運動了。直到在工作時因為同事邀約,大叔再次開始跑步,或者因為年紀關係,今次心態上和以前有根本上的不同。不再需要成為最快那位,而是希望自己可以一次比一次進步,越跑越長和越久。

有一次練習目標是6公里,但大叔跑完3公里時就覺得較辛苦,當下的對策是跑慢一點,希望身體能夠支持到全程。雖然跑慢了一點,但因為沒有停下來,最後仍然能夠完成目標。這次的經驗令大叔想到理財投資都有這種情境:設定好一個理財目標,開始時可能會跑得較快,但後來突然出現力不從心(可能是資產有段時間沒有明顯增長、甚至是減少),繼而就會有想放棄的念頭。但再想一想,其實只要目標明確,當下就算跑得不快(甚至有需要而減慢),只要仍然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總會能夠成完目標。

就算比預期中慢,只要仍然肯堅持不放棄,做不到最快但能夠完成,其實就已經很厲害了。

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經濟101】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many people are walking and shopping in the outdoor market

人均GDP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國內生產總值 (GDP) 除以其人口數量,用於衡量平均每個人的經濟產出水平。

人均GDP = 國內生產總值 (GDP) / 人口數量

所以較高的人均GDP通常意味著該國或地區具有更高的生活水平、消費能力越好、更豐富的資源和更發達的經濟。人均GDP僅是一個經濟指標,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整體經濟狀況和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如收入分配不均 (大部分的財富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失業率、社會福利和生活成本等。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時間管理】好好地開始新的一天

a father is making coffee in the kitchen

儘管前一天過得怎樣,今天都是新的,確實要好好地開始。
大叔會透過既定的儀式來開始新的一天。

當起床時如果BB👶需要換片就會先換,然後大叔就自己再去梳洗。梳先完後大叔會先走到廚房收拾已乾好的碗筷,然後煲水準備沖咖啡☕。在煲水期間大叔會整理風乾中的衣服👕,把已乾好的收起,之後就回到廚房沖咖啡和準備簡單早餐(通常是餅乾或麵包🍞,間唔中會有罐頭吞拿魚🐟)。當把早餐放到枱上時,大叔就會有一種莫名實在的感覺,而心態上都準備開始整天的工作💪。

大叔會花少少時間列出當天要做的事情,令自己在工作以外時,仍知道需要好好運用時間,有效地完成計劃了的事情。但大叔亦不會排得密密麻麻,以便有空間能夠彈性地處理突發出現的事情🙌。

無論用什麼方法或儀式去開始新的一天,都期望可以踏實地走過🚶‍♂️;遇到什麼挑戰或困難,都能夠積極面對。透過既定的儀式、合理安排的行程以及彈性處理突發的事情,嘗試更好地掌握每一天的節奏🎵,好好地去過生活。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斷捨離】衣物斷捨離的心路歷程

衣物斷捨離的心路歷程

記得還是中學生時期👦,大叔不懂得配搭衣服👕,所以每逢農曆新年或聖誕節約同學出去狂歡時🎉,總會去買一套新衣服穿。但往往買回來後才發覺不是合心意的🙅‍♂️,穿上身亦會有點不自在。盡管如此,每年總會買新衣服。

到畢業出來工作時👨‍🏭,因為賺錢就自然想花錢,每個月總會買1️⃣至2️⃣件衣服,好像不購物就不安樂。慢慢就累積了很多不常穿的衣服,每次打開衣櫃時都覺得眼冤,雖然每年都會收拾整齊但很快又打回原形😞。

當接觸斷捨離後,大叔整個心態都完全改變了😎。買衣服時如未合心意就不會購買🙅‍♂️,就算是買了回家但後來發現不太適合都會斷然放棄🚮 (如果不知道是否合適?可以留意這件衣服多久才穿一次就是答案)。一段時間後,整個人對衣服的依賴少了 (以前就算不懂配搭衣服都會有購買的念頭,又或不肯處理家裏待了很久的衣物)。

存放的衣服數量少了、整理衣服所需要的時間少了、購買衣服的次數也少了,整個人在衣物上都輕省了很多。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經濟101】GNP 國民生產總值

worker is working in another country, highly detail

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國民生產總值) 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在特定時間內,所有國民生產活動的總價值。不同於 GDP,GNP 將國民生產活動作為核心,亦不限於國內的生產。所以GNP是包括了本國公民在國內和國外所創造的價值。(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德國的國民在海外工作,工作的收入將被計入德國的 GNP 中。)

GNP = GDP + 淨收入流入 - 外國資產淨流出
淨收入流入:國民從外地所賺取的收益,包括證券投資盈利及僱員報酬
外國資產淨流出:非本地居民在本地所賺取的收益

GNP 的概念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比 GDP 更有用。例如,對於一個高度依賴國外收入的國家來說,GNP 可能更能反映其國民在全球經濟中的貢獻。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斷捨離】破窗效應

a building with broken windows

話說大叔住的單位門口附近有個轉入去的凹位,主要是通風作用,但有鄰居卻將他們包得不好的垃圾放在🚮這個凹位處。不單止這樣,甚至有人將煙頭🚬、飲完的紙包飲品盒🧉扔在這裏。。。

大叔估計是鄰居以前一向的習慣,但這樣做不單弄髒地方,引來的昆蟲🐛只會爬到我們家裏(因為最近),所以大叔即時向管理處投訴📞。管理處貼了告示在當眼處,但事情好了一陣子又再發生😡,大叔絕不妥協地不斷和管理處溝通,到現在都有一段時間沒有再發生。(大叔覺得這樣放垃圾的鄰居是十分自私的,損人利己)

後來發現這種現象叫「破窗效應」- 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沒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

例如家裏開始有亂放東西的習慣時,慢慢會發現越來越多位置出現了不應存在的東西。書本疊在另一本書上面📚再放在椅子上🪑,慢慢會疊得越來越高;物件一件又一件地放在枱上,結果食飯時要將物件搬來搬去。當這些情況出現時應盡快解決☝,因為不解決的話慢慢只會越來越糟🥴。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工作閒談】你過去的行為與決定,可能無法帶你低達理想中的未來。

你過去的行為與決定,可能無法帶你扺達理想中的未來。 你必須採取跟以前不一樣的行為與決定,否則你只是不斷重複得到令人不滿意的結果。 (📔從1%的選擇開始,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情)

生活當中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決定,例如選擇食A餐🍜還是B餐🥪、選擇看電視📺還是看書📚、選擇在家休息🛌還是做運動🏃‍♂️。我們都容易傾向選擇較輕鬆的選項,如看電視、滑手機、在梳化上耍廢,久而久之成了既定的模式。。。

如果想突破這個模式,可以先作出些微改變。例如想心肺和肌肉強壯起來,就要先從看電視和換上運動衣這2個選項中作出選擇,慢慢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經濟101】GDP 國內生產總值

crowded people are shopping on the street, highly detailed, bright tone

我們經常聽到GDP🤔,其實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國內生產總值) 意思是指一個國家在特定時間內,經濟活動所產出的產品或勞務的市場價值總額,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健康狀況、發展水準。當中包括私人消費開支、政府消費開支、投資額與淨出口4大項目:

  • 私人消費開支:民眾所有的消費金額
  • 政府消費開支:政府的消費與支出的金額
  • 投資額:固定資產投資
  • 淨出口:一個國家的出口總金額(賺來的錢),減去進口總金額(花掉的錢),也就是貿易差額。

GDP要和過往數據做比較,得出的趨勢才能反映有關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表現。當GDP正在增長時,代表經濟都正在增長。

(但GDP也有其局限性,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國家的福祉狀況。因為GDP未考慮到收入不平等、環境可持續性或生活質量等因素。例如,一個GDP高的國家仍可能存在貧困、收入差距或環境破壞等問題。)

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百萬資產大道】2023年8月31日

A couple is in home and working hard, casual wear, highly detailed

大叔而家有既流動資產主要係現金同股票,而短期負債就係信用卡同短期貸款。

係8月31日大叔既淨資產 = HK$97,586.09 (和上個月比🔽2,381.45 😶)

找出主要原因🧐
🔸投資組合減值約1萬🔽
🔸公司Bonus約8千元
🔸小朋友某部分利是錢🙂

9月展望🔭
🔹天氣開始無咁熱,電費支出有望減少🙌
🔹薪金加左少少,期望可以儲起來💪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工作閒談】忙碌只是一種懶惰思考的行為

a very busy routine male worker, many documents are on the table, highly detailed

無論在家或公司,我們每天都有很多既定工作需要做👨‍🏭,例如洗碗拖地、購買家庭用品、照顧家人👨‍👩‍👦;收發電郵✉、檢查系統🖥、支援同事問題。單單要完成這些事情可能都已經佔據很多時間,每天都十分忙碌😥。

但有沒有想過這種「忙碌」慢慢會成為一種藉口?因為太忙了,告訴自己沒有時間去追求自己的目標或發展個人興趣;太忙了,怎樣有時間做運動。這種惰性思考讓我們錯失了很多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大叔上一份工作是負責編寫系統的程式和支援同事遇到的問題,每天單單要處理這些工作都幾乎佔據了所有時間,日復日在「忙碌」中渡過。但後來發現自己很忙,但好像沒有進步過似的。雖然大叔有這個覺悟,但因為習慣了,所以每天仍然不期然地維持這種「忙碌」模式,沒時間甚至不想思考怎樣去改變,現在回想起都覺得浪費了很多光陰😔。

要打破這個狀況👊💥,我們需要有目標和按排。大叔現在會先處理自己按排了的工作,例如測試伺服器更新,重新研究公司整個網絡。這些工作未必是最緊急,但卻是很重要的,並且大叔在當中也會學到新知識和技能😎。另外如果同事的要求不緊急,大叔都會按排在另外時間遲些才解決。因為能夠學到新知識,令到大叔更容易投入工作當中,而且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

【經濟101】貨幣供應量M1 M2 M3

a money printing machine in a bank

貨幣供應量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流通的貨幣總量,它在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了解貨幣供應量及其不同指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金融體系中的貨幣流通情況。而香港是採用M1、M2、M3去定義其「流動性」的。

M1:公眾持有的法定貨幣(紙幣及硬幣)+ 持牌銀行客戶的活期存款。這個是流動性最高,可以即時使用的資金。 例子:大叔銀包裏的現金、銀行支票戶口的現金。 (當政府派錢時,大家的現金多了,M1就會增加。但M1增加得太快時,可能會加快通賬。)

M2:M1 + 持牌銀行其他存款 例子:大叔放在銀行戶口的活期、定期

M3:M2 + 有限制牌照銀行和接受存款公司的存款

其中可以留意下,如果M2增加快過M1,代表大家意向把資金放在銀行裏做定存,令巿場相對流動資金少了,亦會反映在投資巿場中。

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斷捨離】暫時放住先

a dusty model toy is misplaced in the cabinet, highly detailed, sharp focus

在家裏,總會突然出現一些(已)不太喜歡又不太實用的物品📦。這些東西可能是朋友贈送但不合用;是自己曾經很喜歡,但一段時間後或進入另一個階段後,變得不再那麼喜歡。例如大叔以前很喜歡玩遊戲機🎮,所以當時遊戲機必然會放在當眼處,隨時可以拿上手。但現在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對玩遊戲已沒有以前那麼熱愛,亦不再常拿遊戲機玩了。又例如一些擺設🎎,過了一段時間覺得不再心動,但又未忍心放棄他們🤔。結果這類物品越積越多,最後都是放在一邊歸類為雜物,慢慢忘記他們的存在😩。

通常都是因為懶得去思考,就把這些不再心動的物品「暫時放住先」,再騙自己遲些就會處理,其實核心思想是不想去面對🙉,任由他們存在同一空間中。但下一次執拾時又要再一次面對,再次浪費時間和勞力,不斷地輪迴😵。

解決方法當然是和這些物品脫離關係,可以是轉贈給需要這些物品的人或直接丟棄。就算需要「暫時放住先」,都一定要給一個期限⏳,在期限前就要認真去處理。不要把空間、時間、勞加不斷放在「暫時放住先」的物品上,是完全不值得的🙅‍♂️。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時間管理】放過自己耍廢一下

a coffee is on the table in a cafe

時間管理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將心中想做的實踐出來。但有時我們因為過於追求效率,而不自覺將時間表排得太密密麻麻🥴。在狀態好時當然覺得沒有問題,但當疲累時卻可能會產生反效果,甚至質疑自己的初衷,為做而做,沒有動力再走下去😩。

我們並不是機械人🤖,是會疲累的或心情有不好的時候。當我們感到身心疲累時,應該要放過自己,給自己一些喘息和休息的時間(其實可以將Chill Time放入時間表中)。暫時放下整個進度表,來一個小小的休息,例如喝杯熱咖啡☕、聽音樂🎵、看手機📱,或者只是無所事事地耍廢一段時間。

當休息耍廢後,感覺整個人慢慢重新得力💪和拾回初衷🎯,有力繼續去實踐心中想做的😎。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理財基本功】現金流就是脫離老鼠圈的關鍵

A busy worker is running inside a vertical moving ring, highly detailed, sharp focus, five fingers

對很多人來說「財務自由」並不陌生,代表著不再倚賴主動收入去生活😎、可以追求夢想的美好生活😍。但要實現財務自由並非易事,需要學習理財和投資💰。

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道路上,主動正現金流入(例如薪金)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需要通過工作、副業主動地增加收入。這些主動收入能夠成為資本,購買各種資產,例如股票、定期存款、債券等,進而產生被動現金流入💲(股息、利息、債息)。

可惜當主動收入增加時,往往支出亦會增加。例如買一輛新車🚙,租一間更大的單位🏠,或者每年多一次旅行✈。這些恒常支出的增加🔼,導致你的正現金流並沒有增加,甚至有時還減少了😶!我們需要暫時壓抑住消費慾望,努力增加正現金流入,並且將資金用於購買更多能產生被動現金流入的資產,最後用被動現金去回應消費慾望。

當被動現金流入足夠大時🤗,生活就不再完全依賴工作的主動收入。或者是時候脫離那個感到疲憊的老鼠圈⭕,用更多時間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探索新的事業機會,或者只是享受生活)

(題目靈感來自IG featherlife.hk 的留言,謝謝😎)

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斷捨離】多個櫃多個煩惱

there are too many stuff inside a cabinet

大叔和大部分人一樣會面對土地問題,居住的單位🏡不大。雖然居住的空間有限,但身邊的物件卻會不自覺地增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人會選擇購買櫃子🗄來做收納。

將所有的物件都塞進櫃子裡,目的是為了讓家居看起來整潔🤗。雖然外表上井井有條,沒有雜亂的東西散落,但內裡卻是不受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櫃子裡的物件越來越多,當裝不下更多時就會買多了一個櫃去解決。事實上這只是在逃避去處理和捨棄多餘物品,把問題推遲,最後增加更多的煩惱😣。

其實當認真檢視櫃裏的物件時,會發現不只是物件太多,而且很多都是不必要的(例如過氣月歷📅、無限多的筆✏、不合用的擺設🎎)。這些物件佔據著空間、時間和勞力,但卻沒有任何回報。

是時候重新整理櫃裏的物件,學會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把真的為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的物件留下,然後會發現生活變得輕鬆和自在。只有透過正視和處理多餘的物件,才能真正實現輕鬆、簡單的生活。

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時間管理】習慣堆疊

ltn style, a man is training on the treadmill in the gym room, highly detailed, cute big circular reflective eyes, Pixar render, unreal engine cinematic smooth, intricate detail

大叔較早前看「原子習慣」這本書📗時,書中提到用「習慣堆疊」來建立新的習慣。

習慣堆疊(Habit stacking)是一種行為心理學的概念,指的是在已有的習慣之上,添加➕新的習慣或行為。這種方法利用現有習慣的自動性,將新的行為與已有的行為聯繫🔗在一起,以提高新習慣的執行力和成功率🥇。

以下是大叔習慣堆疊的例子:

大叔早上起床刷完牙🦷後,就會走到廚房收拾前一晚洗好的碗筷🍽,之後就會走到細房整理前一晚洗完並晾起的衣服👕,最後就再到廚房煲水沖咖啡☕。這些事情形成了以下流程:

  1. 刷牙🦷(已有習慣)
  2. 收拾廚房碗筷🍽(新習慣)
  3. 整埋晾起的衣服👕(新習慣)
  4. 煲水沖咖啡☕(新習慣)

所以每當大叔刷牙後,就會自動走到廚房收拾碗筷和之後的新習慣,這種方法在執行時比較容易克服拖延和遺忘的問題。

習慣堆疊的關鍵🗝是要確保新的習慣和已有的習慣之間有一個明確的聯繫(大叔的例子是時間上的聯繫,在早上刷牙後觸發的一連串新習慣)。當執行已有的習慣時,自然會觸發新的習慣,不但可以幫助建立好的習慣,並且會提高生產力和自律的能力。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經濟101】經濟硬著陸

a worker is sitting on the street ,economic recession

經濟硬著陸(Economic Hard Landing)是指因為經濟在過度擴張和大規模通貨膨脹後,政府實行的政策過緊,在出現大幅度通脹後,緊接着出現大規模的通貨緊縮,令到失業增加😣,經濟速度下滑變得過快。

其中一個例子是80年代的日本🎌,當時日本經濟快速增長😎,甚至投資投機也變得熾熱😤。直到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準,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資產價格的維持不再存在。加上政府需要針對購房貸款進行限制,日本銀行也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導玫隨後股巿和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的衰退😥,亦被稱為「失落的十年」、「失落的二十年」、「失落的三十年」。

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斷捨離】物件 = 空間 + 時間 + 勞力

There is a box placed  on the floor of a room and infront of the cabinet

近來大叔睇緊本由作者山下英子寫的書《家事斷捨離》,其中有一點令我印象頗深刻 📦 = 🏚 + ⌚ + 💪 (物件 = 空間 + 時間 + 勞力) 這句等式讓我對物品的存在再多一點睇法🤗。

在購買物品時,我們都會考慮是否有足夠的空間來放置,但很少想到時間和勞力成本🤔。原來每一件物品都同樣會佔據我們的空間、時間和勞力。例如在櫃子前放了一台風扇,令到每次打開櫃門時都需要花時間和勞力先把風扇移開,然後才能開櫃門。這個動作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重複的動作(是可避免的)。

又例如每次整理房間時,我們都需要先把物品全拿出來,收拾好後再放回原處。當物品越多時,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和勞力就越多😵,導致每次收拾前可能都有一種壓力。但當我們把不需要的物品一件一件地清走,不單止空間感更好,而且整理房間所需的時間和勞力也減少了,變得更加輕鬆。

物品不只是佔據空間,它們也佔據著我們的時間和勞力。當我們學會斷捨離,將不需要的物品送走時,我們就可以獲得了更多的空間、時間和省力的生活。讓我們嘗試著將不需要的或多餘的物品送走,享受更寬敞的環境,擁有更自由和輕鬆的生活💪。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時間管理】排山倒海的待辦事項

to do list with many tasks

在人生每個階段裏,我們有不同的任務要完成⚒,無論是工作、學習、家庭還是個人目標和理想,每天都有很多待辦事項如排山倒海般湧入我們的生活中😲。

這些待辦事項可以是關於我們的目標🎯,例如練習樂器🎸、寫Blog出Post;亦可以是生活事情,例如買廁紙🧻、買米🌾。所以當有新的待辦事項時,我們應該即時記下來(無論紙筆✏或手機📱),因為如不記下來很有可能會因其他事情發生而忘記了。大叔每天都會把這些待辦事項整理到Notion裏面,約略地排出輕重緩急,以便放入日程表📘中。

這些待辦事項分別會有定期性和一次性的。定期性的待辦事項是那些需要每天、每週或每月重複進行,比如食補充劑💊、清理吸塵機、轉錢入信用卡戶口找數等等。而一次性的待辦事項則是那些只需要完成一次的,比如回覆電子郵件、買廁紙、參加講座等等。

當我們把待辦事項放入每天行程中,就要每天按照計劃去實行,但同時也要給自己一些彈性,不要時常勉強自己。因為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意外情況和突發事件,這時候需要調整計劃去適應新的情況。保持彈性可以減輕無形的壓力,有力地應對待辦事項💪。

大叔覺得如能將以上方法成為一個習慣,融入日常生活中,就會變得更加理所當然地進行。每天用些時間處理和回顧待辦事項清單,調整計劃,按著輕重緩急一個一個地完成,享受完成任務帶來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