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 星期六

【價投基本功】護城河


係價值投資方面,好多時都聽到3個M,分別係Moat「護城河」、Management「企業管治」和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今次大叔想講少少關於「護城河」。

假設有一個城堡🏰,外面有一條護城河包圍住呢個城堡。可以幻想到當護城河越闊時,敵人⚔想攻入城堡就會越困難,如果河裏面有埋怪獸👹既話,城堡就會更加安全。轉從公司角度黎睇,強勁既「護城河」有好多種:

  • 政府核准的特許經營權:港交所(全港只有佢可以作股票交易巿場)、賭股(要發牌才可以經營)
  • 專利權:醫藥💊(其他廠商在有效期限期間不能複製生產)
  • 規模效應及低成本優勢:其他公司想入行的話價格上好難夠抽
  • 品牌:Apple,夠型夠潮,貴一貴都有一班Fans,大叔都係😁
  • 轉換成本:ERP System,當公司用了SAP,要轉用Oracle、金碟,轉換成本不輕,又會勞民傷財。

「護城河」能夠令公司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而呢種競爭優勢可以幫助公司長期維持穩定既盈利能力,從而創造價值。

2023年7月7日 星期五

【價投基本功】毛利、經營溢利、股東應佔利潤

a man is looking on the screen

毛利 - Gross Profit
毛利 = 營業額 - 銷售成本
毛利率 = (毛利 / 營業額) x 100%
毛利率最好是有上升趨勢,代表利錢越來越大


經營溢利 - Operating Profit
經營溢利 = 毛利 - (公司的燈油火蠟、巿場推廣、行政費用等)
經營溢利率 = (經營溢利 / 營業額) x 100%
經營溢利率當然都係有上升趨勢好
股東應佔利潤 = 經營溢利 + (聯營公司、合資企業、少數股東權益等,即係其他搵到錢的項目!!)
純利率 = (股東應佔利潤 / 營業額) x 100%


股東應佔利潤 - Net Profit

一樣,純利率上升當然是好事,但要留意上升的原因是什麼?如果那個因素是一次性的話,例如賣資產,今年賣左收了錢,但下年就不會有,呢啲對於計算估值通常都會拿走。調返轉都係,如果純利率下降是因一次性的原因如撥備,合資企業蝕錢,也可以考慮在計算估值時拿走。

【時間管理】不要想太久,開始吧!

一位男士坐在坐椅上沉思中

在工作上,「凡事都有準備」當然是一種良好的工作態度,但要準備到什麼程度才足夠呢🤔?當遇到較困難的工作時,有些人因為想要做到完美,便會花費很長時間來準備🥴,卻始終未能開始實際工作。有時候甚至會去做其他不相關的工作逃避,變得拖延,到最後只能匆忙完成工作,未能真正做到全面準備。就算已準備十足,在進行中同樣會遇到突然出現的問題,需要不斷調整工作的細節。

所以大叔會先確定一個大方向🎯,然後將複雜的工作分成不同階段和截止期限📅,從第一階段開始讓自己慢慢進入狀態,遇到問題時就逐步調整。當感到壓力太大時,先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逐漸建立信心和釋放一定的壓力😁,按著截止期限一步步去完成。

要等到「準備十足」才開始,到頭來反而阻礙整個進度,得不償失。

2023年7月1日 星期六

【百萬資產大道】2023年6月30日

一對夫婦拖住手望向遙遠的山

大叔而家有既流動資產主要係現金同股票,而短期負債就係信用卡同短期貸款。

係6月30日大叔既淨資產 = HK$108,564.8 (🔼2,146.61 🙂)

找出主要原因🧐
🔸投資組合增值約8000🔼
🔸兼職比上月少約700⚒
🔸醫療費用多了3500元😵

7月展望🔭
🔹有一筆頗大開支約9千蚊
🔹兼職暫時未必太多
🔹生活應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2023年6月30日 星期五

【工作閒談】穩定不等於安全

近幾年多了很多人討論「多元收入」,意思是在正職以外有第2️⃣個、第3️⃣個,甚至是第4️⃣5️⃣個收入來源,可以是主動收入或被動收入。

很多時當經濟不景氣、或全球性事件發生時😲(例如金融海潚、貿易戰、肺炎),都會導致很多公司生意減少甚至結業。就算捱得過的公司都免不了需要凍薪、減薪,甚至是裁員,以前認為穩定的工作都會變得不太安全。 突然失去工作,收入也會頓時停止,令到每月支出變得更大壓力💥,這樣似乎單一收入已不是最穩妥的做法。所以大叔開始在正職以外尋找其他收入,希望可以降低對正職收入的完全依賴。在尋找的過程中,大叔會做送外賣、私人補習、幫公司處理申請政府資助的文件、亦曾做過投票站的IT工作(其實只是確保機件沒有故障,是非常非常沉悶的工作),也試過做幫手訂場(需要很早起床🥱但不一定可以搶到,不容易有收入,不好做),另外網上問卷都有(成功換取百佳現金券,但計返時薪很低☠)。

除了補習之外,其他工作都可以接觸到其他公司的營運方法,感覺是新鮮和有點意想不到的🧐。而且當有第二個收入時,大叔面對正職的感覺開始有些微妙的變化,面對人和事都覺得輕鬆了一點,亦會想快點完成工作,放工後準備第二收入的工作😎。大叔暫時仍有做私人補習、幫公司處理申請政府資助的文件,和送外賣;另外大叔都會努力打造被動收入,暫時有股息、做定期和按揭戶口的利息。被動收入雖然還是不多,但繼續保持耐性讓其慢慢變大,期望往後不需用勞力去換取金錢💰。

(其實大叔都想在蘋果公司的銷售店做職員,因為每次逛店時都覺得他們很專業很醒目,想成為他們一份子體驗下😆。)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理財基本功】購物時,請不要相信可以先甜後苦

 

in a shop with many toys

有時候想買一件價值不便宜的物品🛴,這件物品可以是想要的,也可以是需要的。雖然當下財政預算上不太允許🤨,但心裏總會盤算怎樣才能買到,其中一個想法就是「買了後,未來在其他地方的花費可以減少」。最初幾天或許可以做到,但漸漸地花費又回到了平常水平。

人總是比較難先甜後苦,當「透支」買到心頭好之後,往後跟自己約束開支的力度會隨著時間減少,最終結果往往是整體開支增加,並影響儲蓄計劃😲。

大叔建議可以把一個銀行帳戶當作娛樂帳戶🎈,定期將一定金額存入這個帳戶。當有需要買心頭好或吃一頓大餐時,就先檢查☝這個帳戶裡有多少錢,如果有足夠的錢,就可以進行消費了💸。

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價投基本功】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存貨 - 預付費用) / 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指1年內到期的債務
存貨:例如電腦💻、iPhone📱、衣服👕
預付費用:客人先放低既費用,有啲類似訂金💰
流動資產:包括現金或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存貨、預付費用等

假如大叔手上有8萬元現金,另有價值2萬元的手提電腦💻,但同時又欠債10萬元。有天債主突然要大叔歸還10萬元😱,但當刻大叔手頭上的電腦只能賣到1萬元,結果不能全數歸還10萬元債務😭。原來流動比率(8萬現金 + 價值2萬元手提電腦) / 10萬元 = 1,其實不完全安全的😕。

存貨📦會因時間,新款產品推出等因素令到價值越來越低,甚至歸零。
相比起流動比率,使用速動比率會更加保守嚴謹,通常至少等如1會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