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斷捨離】尋找東西的時間

一個人在屋內尋找東西

人生總會試過用了大半天時間尋找一件物件,通常都覺得是見過的,但找來找去卻找不到。。。到最後不但找不到,甚至需要用錢買同一件物件去應付當下的需要。

大叔覺得要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是十分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但卻可以先從斷捨離開始,將家裏不再需要的物件移走,直到每樣留下來的都是喜愛和有用。往後如要尋找物件的話,相信都會比以前容易。另外,大叔非常同意物歸原處,意思是物件使用後要即時放回原先擺放的位置。就算覺得遲一些會再需要用的物件,都應先放回原位。這個習慣可能會用多了時間,但長遠就會對每件物都有該存在的位置,每到需要時就比較容易找到。

尋找東西不但用了時間,找得久了甚至會影響情緒,壞處比想像中更多。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生活閒談】過去的日子成為現在的你,但不會是將來的你。

過去的日子成為現在的你,但不會是將來的你。

大叔還讀中學的時候,因為參加了很多課外活動,同時亦是越野長跑隊的成員,也有負責帶Camp,所以大叔在當時都算比較活躍,得到很多好評和稱讚。因為那段時間需不斷練習跑步、帶Camp,整個人都有一定的自信和能力。

到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工作後,大叔除了工作和吃喝玩樂外,都沒有計劃工餘要做什麼。後來發現自己再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可以和別人分享,生活變成倒模式進行。當來來去去講的都是中學多姿多采的生活,自己的成就(成長)只是停留在那個階段,沒有再前進。

要嘗試接觸多點新事物、主動學習、閱讀,都能不斷擴闊自己視野。例如大叔這個IG開了約半年,期間大叔不斷學習不斷出Post,所以這個IG對大叔來說都是一個小小的成就。

過去的經歷成為現在的你,而現在的努力卻造就將來的你。

2023年11月6日 星期一

【經濟101】FED美聯儲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美國加息0.25%、0.5%、預期美國將會開始減息、美國正計劃縮表。。。很多時候財經新聞都會報導FED的行動,全球國家都因為FED的行動而作出回應。

FED(Federal Reserve System) =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 美聯儲

而FED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主要功能包括

  1. 制定貨幣政策(加息、減息)
  2. 監管金融機構(例如機構在緊急情況下要籌集資金時,可以變現其投資組合的能力)
  3. 金融體系穩定(例如過去10多年的量化寬鬆,即印銀紙,避開了經濟大蕭條)
  4. 研究和分析(研究經濟問題,指導國家貨幣政策,監督地區聯邦儲備銀行)

當美國在世界的地位維持不變時,FED仍然是全球經濟重要指標之一,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實體經濟和投資巿場。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百萬資產大道】2023年10月31日

百萬資產大道

大叔而家有的流動資產主要是現金和股票,而短期負債是信用卡同短期貸款。

10月31日大叔的淨資產 = HK$79,547.27 (和上個月比🔻HK$7,115.25😥)

找出主要原因🧐
🔽投資組合減值約6千2百
🔼Crypto增值約1千2百
🔽醫療費用增加1千6百

11月展望🔭
🔹醫療費預計2千左右
🔹特別開支預計500-1000

淨資產繼續下跌,主要原因是股巿持續向下,股票組合不斷創新低😭。
因腳傷需要做物理治療,每次$400,整個10月已經做了6次共$2400,加上照X-Ray要$800,總共$3200,幸好公司醫保可以做到8成左右。身體有事的話,錢真的如流水不斷流出。大家都要注意身體健康,可以的話買份醫保都十分緊要。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經濟101】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貨幣在國內流通,但如果國與國之間要做生意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非本國的貨幣。例如台灣需要購買英國的產品時,台灣不能直接用台幣來購買,而要用到共通的幣貨作交易。結果好多國家都會擁有美元或其他貨幣資產,而這類貨幣資產就是該國的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多與少並不能切實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例如美元是世界流通的貨幣,所以美國並不需要太多的外匯儲備。相反香港,因為港元並不是世界的流通貨幣,所以就需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

另外,外匯儲備亦有其他作用
1️⃣當匯率出現波動時,政府可以使用外匯儲備穏定匯率
2️⃣當匯率降低時,中央可以賣出外幣而買入本幣,以增加本幣需要,避免匯率進一步下跌

P.S. 當年泰國因為外匯不足,被機購投資者狙擊,最終令到泰銖嚴重貶值,繼而引發起亞洲金融風暴😱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生活閒談】用錢買時間,但買回來的時間又做了什麼?

用錢買時間

現在有2個情況,大家覺得哪個情況是時常聽到的「用錢買時間」🤔?

Case 1:為了完善第二天的Presentation,所以前一天努力加班到深夜。而睡覺前決定多睡半小時,到出門時再坐Uber回公司。
Case 2:早上起床時發現遲了半小時,但因為公司不能遲到,所以出門時選擇坐Uber回公司。

大叔覺得這2個情況都是「用錢買時間」,但背後所帶出來的想法可能有不同。

第一個情況,因為預計睡眠不足可能會影響到Presentation,所以決定乘坐Uber來省回半小時,而這半小時就用來補眠。這額外的使費所換來的時間,是為了Presentation有更好的預備。

第二個情況,因為不自願的遲了半小時起床,所以只有乘坐Uber而避免遲到。這額外的使費所換來的時間,只是用來補回遲起床的半小時。

在生活當中有很多「用錢買時間」的選擇,但省回來的時間又是否值得用錢回來?會否只是偷懶的藉口?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時間管理】物質並不能帶來樂趣

物質不能帶來樂趣

大叔小時候幸運地曾擁有很多玩具🧸,例如模型高達、模型車、鐵甲人、Lego等等。擁有當下當然很開心😊,但大叔再回想時,最開心的時刻並不是因為擁有很多玩具🤔。。。

家中雖然放了很多玩具,但大叔並不經常拿出來玩,而且對每件玩具好像只有三分鐘熱度。所以有段時間是不斷購買,到手時很開心,但很快就放在一邊,浪費了家人很多錢🤡。

然而大叔當時玩得最多的反而是Lego,一開始時照著說明書📔砌出指定物件,開心一次。後來將幾盒一齊玩,嘗試砌些自己想像💭出來的物件,例如坦克車、機械人、甚至是特定場景(當然很多時候其他人未必看得出是什麼)。在每一次由決定砌什麼物件,再思考怎樣應用Lego組件去砌,不論砌出來是否相似,過程都已經很有樂趣和滿足感

擁有很多東西未必能帶來樂趣,但如能學習和投入過程當中,或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滿足感。